脱脱究竟是一代贤臣还是灭朝罪臣?

元朝末年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。

朝廷腐败,社会动荡不安,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。

脱脱——就是在这元代最后一位宰相

脱脱究竟是一代贤臣还是灭朝罪臣?

这个名字一听大家就知道,这绝不是汉人的名字。是的,脱脱,蒙文语ᠲᠣᠭᠲᠠᠭᠠ,字大用。哈萨克蔑儿乞部人。他出生于蒙古贵族之家,家世显赫。

脱脱从小就臂力超人,骑射剑术样样精通。在老师的教导下,谋略与大儒思想交汇,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一套思想。

在从军期间,脱脱有勇有谋,铲除异臣伯颜。百姓痛恨伯颜,官僚也不满伯颜的做法,脱脱铲除伯颜赢得了官民的大肆赞扬,为自己在后来的朝廷称相做了铺垫。

那么脱脱对元朝的贡献只有这些吗?当然不是。

在脱脱称相后,他是真心在为百姓着想。他不满于元代末年官官相护,搜刮民脂民膏的恶习,一直主张体察民情,减免徭役赋税,百姓安才得以朝廷安。这一举措对当时的民情是非常有利的

在被罢相后,脱脱依旧心怀天下。他利用这段闲暇时间对比前朝治理长远的经验,并发现汉族能人一直被排斥这样的漏洞。

于是脱脱复相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再兴科举制度,后又置宣文阁,开经筵,遴选儒臣以选讲。脱脱对妥欢贴睦尔说:”陛下临御以来,天下无事,宜留心圣学。颇闻左右多阻挠者,设使经历不足观,世祖岂以是教裕皇(即真金太子)哉?”

于是从秘书监取真金所授书以进,帝大悦。

在那段时间君臣皆认真读书,整个朝廷都散发着书香气息,连带着国家都稳定了许多。

他还调整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,主张内部和平才能有心为百姓做事,才能有个长治久安。后他又大兴整治吏治。

据后世史书记载,当时的官吏管理相当松散,百姓因此民不聊生。

邻有冤情要见官,要给见官钱

公堂之上要伸冤,要给审案钱

那么没有冤情不见官不入公堂不行吗?

不行。

有小吏路过你的家门,要给过路费。

总之就是要给钱,没有理可言。

脱脱针对这种情况创立六条标准,”先是以五事备取守令,至是取守令以常年仓得法,凑成六事”。

又制定《守令黜陟之法》:”六事备者升一等,四事备者减一资,三事备者平迁,六事俱不备者降一等。

他还主张修订史书,辽、金、宋单独撰写,为后世对宋末后的事情更加清楚。

那贡献如此之多的贤相为何还是有人唾骂呢?

大家应该很少看过元末的影视剧,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导演很难将元末的灾难接踵而至、百姓民不聊生的悲惨情境演出来。

天灾接踵而至,寒潮来临,黄河水淹多城,粮食短缺,四处农民起义,伏尸百万,饿殍遍野,简直如同人间炼狱。

给大家举个例子,朱重八大家可能不熟悉,但是朱元璋大家一定认识。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生在这个时代。朱元璋的母亲,父亲,哥哥,和家中唯一的孩子,也就是朱元璋的小侄子,一个家中一个月内饿死了四个人。这是什么概念,在其他家庭中可能就是直接绝后了。

那么这和脱脱有什么关系呢?

答案是这样的。其实黄河水患每年都有,据元朝史书记载,他们历代都不会治理,任由其发展,最终也就逐渐平息,只是王朝屹立不倒,却苦了百姓。

而脱脱,不忍看到百姓过着如此水深火热的日子,屡次上书提议治理黄河,并提倡朝廷下拨赈灾粮和赈灾款。这本是一个很明智很正确的决定。

但在当时,元朝官僚从下到上从根基就是极其腐烂的。

赈灾粮款层层下拨都进了官僚的口袋,真正进入百姓手中的所剩无几。而地方官员为得嘉奖,还要上报朝廷民众感激不尽,歌颂朝廷的英明举措。这让元顺帝感到骄傲,并一直被蒙在鼓里。而此时,百姓正在自己带着少得可怜的粮食去修建黄河水利工程。

而脱脱又一次意识到了这次灾难。他觉得这不能再继续下去了,百姓没钱没粮食,还要去造工程,对百姓不公平,迟早会出事情。可是朝廷也没有,那怎么办,自己造呗。

于是就开始发行新币,由于缺乏金融和市场知识,新币发行后造成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也无人治理。这为元朝的没落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。

治理黄河和推行新币本身都是为民谋福祉,但脱脱却生在那个年代,导致这些好的举措反倒起了负面作用。

多年来人们对脱脱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,也许他真的间接导致了元王朝的灭亡,但站在百姓的角度讲,我认为,脱脱是一位贤臣,即使他有时候用错了方法,但出发点总是好的,并且我认为他的功远大于他的过。

你们怎么看呢?
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爱猴子立场。爱猴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ihouzi.com/gushi/1243.html

如若内容造成侵权、违法违规或事实不符,请联系爱猴子进行投诉反馈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。

(0)
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22:07:24
下一篇 2024年2月3日 23:40:52

相关推荐